广东省成人高考网     今天是2025年5月20日 星期二
广东省成人高考网提供广东各院校成考辅导报名 网站地图
广东省成人高考网
了解成考
报名条件
成考流程
标准学费
函授中心
学士学位
首页
  • 考试报名
  • 成考政策
  • 成绩查询
  • 准考证
  • 现场确认
  • 志愿填报
  • 录取查询
  • 录取分数
招生
  • 成考院校
  • 成考专业
报考
  • 新生必读
  • 报考系统广东成人高考报名系统
  • 考试教材
  • 考试大纲
  • 常见问题
  • 考试科目
备考
  • 历年真题
  • 模拟试题
  • 辅导讲义
  • 技巧心得
函授
  • 函授学历
  • 函授大专
  • 函授本科
  • 函授报名
  • 广州成考
  • 深圳成考
  • 珠海成考
  • 汕头成考
  • 佛山成考
  • 韶关成考
  • 湛江成考
  • 肇庆成考
  • 江门成考
  • 茂名成考
  • 惠州成考
  • 梅州成考
  • +更多>>
广东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报名入口
广东成考网logo
  • 网站首页
  • 成考动态
  • 成考院校
  • 成考专业
  • 招生简章
  • 成考指南
  • 报名入口
快速导航关闭
成考资讯
报名时间 准考证 考试安排 成绩查询 分数线 志愿填报
成考指南
报名条件 报名流程 考试科目 加分政策 考试大纲 成考院校 成考专业 成考教材
考试备考
常见问题 辅导讲义 历年真题 技巧心得 学习中心 报名入口

电话咨询

在线报名

在线咨询

http://www.gdck.gd.cn/当前位置: 广东成考网 > 语文> 正文

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(3)

发布时间: 2018-11-17  整理编辑:广东成考网浏览量(49)

  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(3)

一、选择题:本大题共20个小题,每小题2分,共40分。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,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.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。

  1、下列成语中,不出于《季氏将伐颛臾》的是

  A祸起萧墙 B季孙之忧

  C望洋兴叹 D分崩离析 [ ]

  2、孟子《寡人之于国也》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

  A鼓励生育 B发展生产

  C军事扩张 D.实行仁政 [ ]

  3、《谏逐客书》的中心论点是

  A逐客正确 B逐客错误

  C客利于秦 D客有负于秦 [ ]

  4、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一文通过五代后唐庄宗盛衰兴亡的史实来证明中心论点,运用的表现手法是

  A比喻 B夸张

  C对比 D象征 [ ]

  5、梁启超《论毅力》的中心论点是

  A有毅力者成,反是者败

  B其阻力虽或大或小.而要之必无可逃避者也

  C顺逆两境又常相间以迭乘

  D非至强之人,未有能善于其终者也 [ ]

  6、下列作品中属于编年体历史著作的是

  A《国语》 B《战国策》

  C《左传》 D《史记》 [ ]

  7、下列句子中,“于”字表被动的是:

  A西取由余于戎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

  C移其民于河东 D夫物不产于秦,可宝者多。[ ]

  8、《张中丞传后叙》一文的表达方式以下列哪种为主々

  A叙述 B议论

  C叙述和议论 D叙述和抒情 [ ]

  9、下列诗句中化用《诗经》中诗句的是

  A时酒当歌,人生几何 B山不厌高.水不厌深

  C呦呦鹿鸣,食野之苹 D周公吐哺,天下归心 [ ]

  10、诗歌风格融音乐、绘画、理趣于一体的诗人是

  A杜甫 B王维

  C李商隐 D韩愈 [ ]

  11、《蜀相》中高度概括诸葛亮一生辉煌业绩的句子是

  A丞相祠堂何处寻?锦官城外柏森森

  B映阶碧草自春色,隔叶黄脯空好音

  C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

  D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 [ ]

  12、李后主是指

  A李商臆 B李煜

  C李瑕 D李白 [ ]

  13、《水调歌头》(明月几时有)全词是围绕着什么来抒写情怀的

  A蝉娟 B明月

  C琼楼 D青天 [ ]

  14、受五四新思潮的冲击,巴金最先接受了什么思想的影响?

  A革命民主主义 B俄国民粹派

  C马克思主义 D自由主义 [ ]

  15、下列各句采用的修辞方法依次是

  (1)虎兕出于柙.龟玉毁于楼中。

  (2)是以泰山不让土壤,故能成其太;河海不择细流,故能就其深;王者不却众庶,故能明其德。

  (3)三顾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。

  (4)遥望见十里长亭,减了玉肌。

  A拟人排比夸张比喻 B比喻拟人对偶夸张

  C比喻排比对偶夸张 D拟人比喻对偶夸张 [ ]

  16、孔子认为“大同”、“小康”二者最本质的区别是

  A物质文明建设 B精神文明建设

  C人事制度 D所有制形式 [ ]

  17、李密的《陈情表》是一篇

  A书信 B小说 C辞赋 D奏疏

  18、《风波》的中心线索是

  A皇帝坐了龙庭 B九斤老太的八十大寿

  c辫子事件 D七斤的飞黄腾达

  19 、《麦琪的礼物》运用了哪种结构方法?

  A、追溯法 B、条平行的情节线索

  C、一虚一实.虚实结合

  D、四条情节线索交叉叙述

  20、议论文的三要素是

  A论点、论据、论证

  B论点 立论 驳论

  C论证 论证方法 论证方式

  D论据 理论论据 事实论据

  二、文言文阅读:2l~29小题,共30分。

  (一)阅读《长亭送别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2l一23小题

  [端正好]碧云走,黄花地,西风紧,北雁南飞。晓来谁染霜林醉,总是离人泪。

  2l、前四句所写的景与送别有何关系?(4分)

  22、分析“晓来谁染霜林醉7总是离人泪”的修辞方法与含义。(4分)

  23、这段曲词表现了莺莺怎样的情感?(2分)

  (二)阅读《陈情表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24—26小题

  逮奉圣朝,沐浴清化。前太守臣逵,察臣孝廉。后剌史臣荣.举臣秀才。臣以供养无主,辞不赴命。诏书特下,拜臣郎中,寻蒙国恩,除臣洗马。猥以微贱,当侍东宫,非臣陨首所能上报。臣具以表闻,辞不就职。诏书切峻,责臣遗慢;郡县逼迫,催臣上道。州司临门,急于星火。臣欲奉诏奔驰,则以刘病日笃.欲苟顺私情,则告诉不许。臣之进退.实为狼狈。

  24、解释文中加点字的含义。(4分)

  除:

  猥以:

  当:

  笃:

  25、在这一段中,作者是如何阐明自己的矛盾心理的?(4分)

  26、简述这一段的主旨(2分)

  (三)阅读《晏子春秋》中的一段文字,然后回答27—29小题。

  灵公①好妇人而丈夫饰②者。国人尽服之③。公使吏禁之曰:“女子而男子饰者.裂其衣裳,断其带。”裂衣断带,相望④。而不止。晏子见,公问曰:“寡人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饰者,裂断其衣带,相望而不止者,何也?”晏子对曰:“君使服之于内,而禁之于外.犹悬牛首于门,而卖马肉于内也。公何以不使内勿服,则外莫敢⑤也。”公曰:“善。”使内勿服,不逾⑦月,而国人莫之服。

  注①灵公:指卫灵公。②丈夫饰:穿男子服装。

  ③尽服之:都跟着穿戴男子服怖。④相望:指国人纷纷埋怨责怪

  ⑤为:指“穿”

  27、解释下列字的含义。(4分)

  公使吏禁之曰 使( )

  使内勿服 使( )

  女子而男子饰者 者( )

  相望而不止者.何也? 者( )

  28、分析“悬牛首于门”和“卖马肉于内“各喻指什么。(4分)

  29、灵公有禁不止的原因是什么?它给我们什么启示?(2分)

  三、现代文阅读:30—38小题,共30分。

  (一)阅读《风波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30—32小题

  现在的七斤,是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,相当的待遇了。到夏天,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土场上吃饭;太家见了,都芙嘻嘻的招呼。九斤老太早做过八十大寿.仍然不平而且康健。六斤的双丫角,已经变成了一支大辫子了;伊虽然新近裹脚,却还能帮同七斤嫂做事,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,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。

  30、“九斤老太…康健。六斤…新近裹脚…一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”具有什么象征意义?(4分)

  31、这种描写方法对于深化小说的主题起到了什么作用’(4分)

  32、作者用了什么样的描写方法?(2分)

  (二)阅读《米龙老爹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33-35小题

  他一旦动手杀了那个骑兵以后.就念念不忘,一直想着:“杀普鲁士人!”他恨他们,他对他们怀着一个既贪财而又爱国的农民才会有的那种阴狠的、强烈的仇恨。正像他自己说的,他有他的主意,他等了几天。

  他对战胜者是那么谦恭,既殷勤而又驯服,所以他们让他自由来去,随意进出。每天晚上他都看见有传令兵出发。他跟士兵们经常接触,学会了几句必要的德国话。一天夜里,他听到骑兵们前往的那个村庄的名字以后,就出去了。

  他走出院子,溜进树林,到了石灰窑就连忙钻进那条长坑道。他在地上找到那个死人的衣服.穿在身上。 然后.他在田野里转来转去,一套儿爬,一会儿躲躲闪闪地沿着斜坡走,只要有一点响声就注意听.像违禁偷猎的人那样紧张不安。他认为时间到了,就来到大路边上,藏在荆棘丛里,继续等着。将近半夜十二点,硬土路面上终于响起了嗒嗒的马蹄声。他把耳朵贴在地面上,听准了只有一个骑兵过来,就做好准备。

  33、这段文字中的主人公是谁?(4分)

  34、这段文字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7(4分)

  35、从这段文字来看,主人公具有什么性格特点?(2分)

  (三)阅读《故都的秋》中的一段文字,回答36—38小题

  北国的槐树.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。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.早晨起来.会铺得满地。脚踏上去,声音也没有,气味也没有,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。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,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,看起来既觉得细腻,又觉得清用,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。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.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。

  36、作者通过写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给人以清静、悠闲的感觉。突出了“故都”秋的什么特点(限一字)?(2分)

  37、“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”,抒发了悲秋之感,突出了“故都”秋的什么特点(限=字),(4分)

  38、这四句话从哪四个方面的感受写槐树的落蕊,寂静的气氛?突出“故都”秋的什么特点(限一字)’(4分)

  四、作文:50分。

  39法国银行太王贾库?拉斐萨托年轻时曾一度失业。一天他到一家银行求职又遭拒绝,这已是他第52次碰壁了。当他垂头丧气地走出银行时,忽然发现门前台阶上有一枚大头针.就弯腰捡了起来。没想到第二天银行来了录用通知。原来,昨天他蹲身捡针的情景恰好被这家银行的董事长看见。在董事长看来,从事银行工作. 需要的正是拉斐萨托的这种精神。从此,拉斐萨托凭着自己的才干和努力,终于在法国银行界崭露头角。

  请依据以上材料,自拟题目.写一篇以议论为主的文章,不少于800字。

  一、选择题

  1、【答案】C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 《季氏将伐颛鬼》一文,语言形象犀利,“既来之,则安之”,“分崩离析”,以及由本文引申出来的“祸起萧墙”、“开柙出虎”、“季孙之忧”等成语,流传至今,已成为人们常用的成语格言。而C项“望洋兴叹”则是出自庄于《秋水》。

  2、【答案】D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孟子《寡人之于国也》围绕“民不加多”和如何使“民加多”的问题展开论述,具体阐述了使“民加多”的初步措施:发展生产,认为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是实行仁政,表现了孟子的王道仁政思想。

  3、【答案】B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 《谏逐客书》的中心论点是“臣闻吏议逐客,窃以为过矣”。事斯首先以史为证.列举秦国历史上四位明君任用客卿使秦国富强的事实;再将逐客与享用异国色乐珠玉对比,指出重物轻人非成就帝业之术;并分析逐客的危害.从而论证“非秦者去,为客者逐”的错误。因此选择B项。

  4、【答案】C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 《五代史伶官传序》全篇将后唐庄宗得天下与失天下的过程对比起来,从而论证了“王朝的兴衰主要在于人事”的论点。因此此处运用的表现手法是对比。

  5、【答案】A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 梁启超的《论毅力》从人生历程的一般规律、顺逆的关系和顺逆的转化两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:“有毅力者成,反是者败。”因此选择A项“有毅力者成,反是者败”。

  6、【答案】C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此题旨在考查几种主要史书的编写体例。

  【错误分析与防范】 《国语》是国别体史书,《左传》是编年体通史,《战国策》是国别体断代史.《史记》是纪传体通史。因此本题应选择c项。

  7、【答案】B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此题测试文言虚词中的一词多义和被动句

  A西取由余于戎 :从的意思

  C移其民于河东:从的意思

  D夫物不产于秦,可宝者多。:在的意思

  B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:表被动

  8、【答案】C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 《张中丞传后叙》最突出的特点是有叙有议.叙议结合。这篇文章虽然是纪实之作,但义是有感而发,所以在记述张巡、许远、南霁云事迹的同时,又对他们的行为作出评价,并回击当时社会上种种对张、许的诬蔑之辞。所以文章采用了叙议结合的方式。特别是前半部分.有针对性回击小人对许远、张巡的诬蔑,以议论带动对史实的回顾.对史实作出评价。文章的后半部分补记南霁云和张巡的事迹,则基本上是记叙。因此选择c项。

  9、【答案】C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本题所列诗句中化用《诗经》中诗句的是c项“呦呦鹿鸣.食野之苹”。 该诗句源自《诗经?小雅?鹿鸣》首章:“助呦鹿鸣。食野之苹。我有嘉宾,鼓瑟吹笙。”

  10、【答案】B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 王维足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诗人。他多才多艺,擅长绘画、精通音乐、笃信佛理.并自觉将它们与诗的刨作相结合,融诗、画、音乐、理趣为一体,形成了清新淡雅的诗风。人们以“诗中有画”、“诗中有乐”、“诗中有禅”来称赞其诗歌的特点。因此本题应选择B项。

  【错误分析与防范】杜甫诗歌风格多样,以沉郁顿挫为主。李商隐的诗深情绵邈、绮丽精工的独特风格,具有更多的创造性。韩愈诗歌奇特、新颖,好发议论。考生应逐一区别。

  11、【答案】C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 这首诗的第三联概括了诸葛亮一生开国济世的功绩、忠心为国的精神。“三顺频烦天下计,两朝开济老臣心”,说先主刘备曾三顾茅庐,向诸葛亮请教平定天下的大计.诸葛亮出山后,尽心辅佐先主和后主两朝君主,鞠躬尽瘁。

  【错误分析与防范】此题容易误选D项“出师未捷身先死,长使英雄泪满襟”,因为此句是说诸葛亮出师北伐,统一天下,大业未成就死于军中.功败垂成。考生应注意审清题目要求“高度概括诸葛亮生辉煌业绩的句子”。

  12、【答案】B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南唐后主李煜。李煜(937—978),字重光,中主李璟之子

  13、【答案】B

  14、【答案】B

  15、【答案】 C

  16、【答案】D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在社会所有制上,“大同”是“天下为公”,“小康”是“天下为家”,这是二者诸多区别中最根本的不同。,因此选择D项。

  17、【答案】D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 表,古代的一种文体,属于奏议一类,是臣民对君主陈请事情的文书。这篇就是西晋时李密给武帝的奏疏。李密,蜀汉时为尚书郎。蜀亡后,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马,逼迫甚急,他以祖母年老多病,无人奉养为由,推辞不就。此表就是向武帝陈说这一理由的。因此选择D项。

  18、【答案】C

  19、【答案】C

  20、【答案】A

  二、文言文阅读

  21、典型的深秋景象,古代农业社会的文人认为“天人合一”,情景互渗,运用类比联想思维方式,通过寻找天人之间相似、相关处类比联想,以我观物,以物抒情,因秋景的空旷、凄凉、萧瑟与离愁别绪间存在太多的相似、相关处,故“秋景”逐渐成为抒发“离愁别绪”的典型景象。“碧云天”,天高云淡,格外空旷的空间与“离人”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,孤独离人更觉孤独;“黄花地”,暗用李清照“满地黄花堆积”意,花的凋零唤起人强烈的生命意识,愈珍惜短暂的青春,离愁别绪愈强烈浓重;“西风紧”.秋风的凄凉,与离人心理感受的凄凉相似。故借秋风的凄 凉抒发心理的凄凉;“北雁南飞”,雁与离人间存在多种相似、相关处,“北雁南飞”,雁与离人间存在多种相似、相关处,可含多重意蕴。引人遐思。如其相似处:“东飞伯劳西飞雁”,用飞雁写赴京赶考的张生;其相反处:雁有自由,人却无,而无论相似、相反皆增强了离愁别绪。

  22、“晓来谁染霜林醉?”将霜林叶红比拟为人醉脸红,拟人;“总是离人泪”.认为是自己的眼泪将霜林染红,夸张泪水之多。渲染即将送别张生时的离愁别绪的强烈浓重,通过离愁别恨的痛苦表现对张生爱情的真挚强烈。

  23、抒发了莺莺强烈的离愁别恨。

  24 、 除:授职。

  猥以:以我。猥:鄙,谦词。

  当:担当。

  笃:重。

  25、首先陈说朝廷征诏,急如星火,自己进退两难。原来州郡长官都曾荐举.丽自己都由于这一原因没去?意在表明自己这次难以奉诏并非偶然。而这次朝廷的征诏特急,使自己一下子陷人了进退两难的境地。

  26、点出了上表的起因,点明了奉亲与奉诏的矛盾。

  27、使:派遣,驱使,命令。

  使:让,允许。

  者:的人。

  者:。

  28、“悬牛首于门”指“禁女子而男子饰”。“卖马肉于内”指“服之于内”。

  29、原因:君使服之于内,而禁之于外。

  启示:欲施政于民.要以身作则,才能取信于民。

  三、现代文阅读

  30、“九斤老太康健”象征农村旧貌段有变化。

  “六斤…??新近裹脚”象征农村年轻的一代在走前辈走过的路。

  “捧着十八个铜钉的饭碗”象征人们仍然在贫穷落后之中,修补几千年来的传统旧习,沿袭传统。

  31、这段文字是小说的结尾,描写了辫于风渡过后,鲁镇临河土场上又恢复了往日宁静的场面。作者通过上述描写暗示读者:辛亥革命终归没有取得实际的成果,中国农村没有发生根本的变革,这种状况若不改变,封建复辟势力还会卷土重来,类似于辫子风波的事件还会上演.从而深

  化了作品的主题:唤醒民众,揭示旧思想仍然钳制着人们的灵魂。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七斤,原来是这场风渡的波及者,因在城里被革命军剪去了辫子.而辫子军复辟后,他心惊胆战,为自己的命运忧心忡忡。后来辫子军失败了,七斤又重新被人尊敬。一场沸拂扬扬的风波就这样无声无息地结束了。人们似乎也并没有难为七斤,七斤只是担忧了

  一场,思想上也没有真正受到触动,也无任何变化。风波过后,“十八个铜钉的饭碗’’照常使用.九斤老太依然康健和不平。农村的面貌没有什么变化。如果说有变化,也只是六斤头上的双丫角已变成了大辫子,她又裹起了小脚,在走前辈走过的老路。皇帝虽然被****了,但旧的思想和习俗仍钳制着人们的灵魂,农村依旧如一潭死水。广大农民精神上仍没有觉醒,他们的思想依旧那么麻木、愚昧。他们仍然沿袭传统.走过去的老路。在揭示辛亥革命后封建农村落后的社会面貌的同时,作者指出了启蒙和唤醒民众的重要性,否则无法改变他们的悲剧性命运。

  32、细节描写、场面描写。

  33、“米龙老爹”

  34、动作描写、心理描写

  35、机智、勇敢

  36、清。

  37、悲凉。

  38、视觉、听觉、味觉、触觉。

  静。

  【解题思路与技巧】这里写了视觉形象、触觉形象。花铺满地,写视觉形象;脚踏花地.写触觉感受。写触觉,更给读者以逼真的感受。

  四、作文

  39参见第l套模拟试卷“参考答案”中的“作文评分标准”。

 

以上是关于“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(3)”的全部内容,想获取更多关于广东省成人高考的相关资讯,如广东成考报名时间、报考条件、成考院校、广东成考专业等,敬请关注广东成考网(www.gdck.gd.cn)。

本文标签:广东成考 语文 成人高考高起点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(3)

转载请注明:文章转载自(http://www.gdck.gd.cn/)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gdck.gd.cn/st_yuwen/4524.html

⊙小编提示:添加【广东成考网】招生老师微信,即可了解2024年广东成考政策资讯、成考报名入口、准考证打印入口、成绩查询时间以及领取历年真题资料、个人专属备考方案等相关信息!

广东成考网招生老师微信
(添加“广东成考网”招生老师微信,在线咨询报名报考等相关问题)

上一篇:成人高考高中起点语文试题及答案(2015年)

下一篇:成人高考《高起点语文》自测题及答案(2015年)

声明:
(一)由于考试政策等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,本网站所提供的考试信息仅供参考,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。
(二)本网站在文章内容来源出处标注为其他平台的稿件均为转载稿,免费转载出于非商业性学习目的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您对内容、版权等问题存在异议请与本站联系,我们会及时进行处理解决。

相关推荐

  • 广东成人高考2025年可以报考哪些大学?
  • 广东成人高考2025级新生入学须知
  • 广东成人高考2025级新生入学须知
  • 哪些人适合报考2025年广东成人高考?
  • 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成绩和录取结果公布!
  • 2024年广东成人高考分数怎么查?查不到怎么回事?
  • 广东成人高考2025级新生入学须知
  • 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查询不到成绩是什么原因?
  • 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数学备考方法
  • 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该如何拿高分?
  • 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英语备考方法
  • 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专升本《英语》试卷答案
相关文章
2021年广东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考前押题(3)
2021-04-09  |   186阅读
2021年广东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考前押题(2)
2021-04-09  |   252阅读
2021年广东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押题(1)
2021-04-09  |   180阅读
2021年广东成考高起点语文考前预测试题及参考答案
2020-11-24  |   225阅读
2021年成考高起点《语文》考前备考真题及参考答案
2020-11-24  |   158阅读
查看更多>
便捷服务

【考试时间:10月18-19日】

广东成人高考报名系统 广东成人高考成绩查询
距2025全国成人高考考试:还剩 150天
  • 在线咨询
  • 微信公众号

对成考有疑惑?不知如何选专业?
客服老师在线答疑解惑!

咨询热线:18026973132

广东成考网微信公众号
随时获取广东省成考政策、通知、公告!

咨询热线:18026973132

热门专业推荐
  • 物流管理
    专业层次:专升本
  • 市场营销
    专业层次:专升本
  • 会展经济与管理
    专业层次:专升本
  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
    专业层次:高升本
  • 土木工程
    专业层次:高升本
考生常见问题
  • 广东成考入学考试多少分才能稳录取?
  • 错过2024年广东成考报名,还能通过什么方式提升学历?
  • 2024年广东成考教你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!
  • 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加试内容是什么?
  • 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加试难吗
  • 广东省成人高考会有加试吗
  • 广东省成人高考报考必须哪些材料
  • 广东省成人高考是否必须提前报考
  • 2024年广东省成人高考怎样网上报考?
  • 广东省成人高考会计学专业怎样复习?

广东成考网,广东成考,广东成考成绩查询,广东成考本科,广东成考报名系统,广东省成考成绩查询,广东成考报名时间

2019-现在 www.gdck.gd.cn All Rights Reserved.  广东成考网 版权所有

版权所有:    网站备案号:| 2024024355号-2 |

声明:本站为广东成考民间交流网站,最新成人高考动态请各位考生以省教育考试院、各市成考办最新通知为准。

网上报警 可信网站身份验证 工商网监